【风险提示】提升老人反诈能力 涉老“八大骗”这样破解

2022-11-16 17:17:5416383人阅读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比重的不断上升,“银发经济”蓬勃发展,而随之而来的新型养老骗局也层出不穷。

近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召开“涉养老诈骗典型案例”新闻通报会,对涉养老诈骗案件审理情况、案件特点进行介绍。法院建议,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与政法机关的合作,共同铲除养老诈骗违法犯罪滋生土壤。法官提示,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谨记不留名、不参加、不付款等“六不”原则,提升反诈防骗能力。

辨别“涉老”八大套路

“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8%,人口规模已达2.64亿。”西城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汪琦称,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龄消费市场也迎来蓬勃发展,老年人在追求高品质晚年生活的同时,不法分子也将目光投向养老领域,养老诈骗刑事案件呈现出新特点。

西城法院调研发现,在该院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间审理的养老诈骗案件中,被害人、投资人多达1200余人,涉案金额高达4.6亿余元,而骗局类型涉及投资理财、以房养老、保险代办、文玩收藏、养生保健、街头迷信、黄昏恋、关爱帮扶等。

在“投资理财”骗局中,犯罪分子打着“国家扶持”“政策补贴”等招牌,虚构理财项目或夸大投资收益,承诺“低风险、高收益”,吸引到投资后往往因运营不善而资金链断裂,更有甚者直接携款潜逃,造成老年人血本无归甚至倾家荡产。

在“以房养老”骗局中,犯罪分子以“以房养老”为名,诱骗老年人办理房产抵押,然后恶意利用公证、仲裁和诉讼等方式或者使用暴力、威胁以及其他手段非法占有老年人房产,造成老年人无家可归、身负巨债。

在“保险代办”骗局中,犯罪分子冒充医院、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老年人渴望晚年生活有所保障的急切心理,谎称可以代为补缴“社保”,收取“材料费”“办事费”。

在“文玩收藏”骗局中,有些犯罪分子以帮助老年人拍卖其收藏的粮票、邮票、错版人民币等“老物件”为诱饵,虚构高价,诱骗老年人委托代为拍卖,收取“拍卖费”“服务费”;有些犯罪分子将公司的劣质工艺品冒充为高档收藏品,虚假承诺短期内会大幅增值且公司会高价代售或回购,诱骗老年人高价购买;有些犯罪分子还会合并“连环套”,先以高价拍卖为诱饵,吸引老年人到公司面谈后再推销劣质工艺品,实施“骗中骗”。

在“养生保健”骗局中,犯罪分子以免费体检、领取奖品为诱饵,吸引老年人参加“健康讲座”“专家义诊”等活动,以“祖传秘方”“特供专供”为噱头,虚构或夸大产品功效,诱骗老年人购买“药品”“保健品”“理疗仪器”。

在“街头迷信”骗局中,犯罪分子自称“神医”虚构老年人自身或家人将有疾病、灾祸,编造只要对现金钱财和金银首饰“开坛作法”就可以“趋吉避凶”,再勾结同伙调包或诈骗款项,造成老年人财物损失。

在“黄昏恋”骗局中,犯罪分子利用单身老人情感缺失、生活孤独的特点,通过网络或短信交友发展为“恋爱关系”,再编造各种理由索要钱财。

在“关爱帮扶”骗局中,犯罪分子以“关爱老年人”“帮扶弱势群体”为旗号行骗,有的组织旅游参观活动,通过诱导、捆绑销售或变相收取会员费等方式行骗;有的冒充燃气、自来水公司员工或社区、医护人员,以上门检修管线、检测核酸为由入户行骗;有的利用老年人的善心和同情心,通过虚假宣传“慈善活动”“公益项目”进行非法集资。

抵制诱惑牢记“六不”原则

面对层出不穷的养老诈骗类型,老年人又该如何预防?对此,西城法院建议,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主动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做到个人信息“不留名”,陌生境外电话“不接听”,线下免费养生旅游活动“不参加”,高额回报“不动心”,未经充分核实“不支付”,报警举报“不拖延”,以此提升反诈防骗能力。

“不接听”,即谨慎接听陌生号码和境外来电,如果接到自称是银行保险、购物网站要求根据提示进行转账汇款的电话,不要随意听信、冲动转账,可以询问子女或直接拨打“110”报警。

“不参加”,即不随意根据传单、电视广告指引参加线下“养生讲座”“健康体检”“拍卖换购”“抽奖兑换”“旅游参观”等可疑活动,不贪图免费礼品,不接受免费服务。

“不动心”,即不相信“保本高息”“高价拍卖”等投资承诺,不参加“0元购”“全额返利”等购物活动,切忌“捡漏”“占便宜”心态,摒弃“托关系”“走后门”风气,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不付款”,即不要轻易付款转账,在作出任何款项支付决策之前都要“三思而后行”,一定要告知配偶、子女并听取他们的意见。

“不拖延”,即在发现被骗后一定要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向12337举报平台反映,不要等待、拖延,以防延误公安机关侦查抓捕和追赃挽损的黄金时间。

法官同时提醒,老年人发挥余热、投身公益是积极养老的一种方式,旅行游玩也可以充实退休生活、丰富精神世界,都值得大力提倡,但与此同时也要警惕老年人的善良同情和兴趣爱好被犯罪分子利用。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要认准知名、正规的慈善组织、旅行社和金融机构,参加任何机构组织的活动之前务必先通过官方网站或权威渠道“验明正身”;另一方面要谨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打消“以小钱赚大钱”的想法,在诱惑面前要清醒理智、三思而行。

阅读原文

0
现金券
0
兑换券
立即领取
领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