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7 18:56:2528222人阅读
暗藏玄机的学习软件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不断推广,线上教育的形式逐渐铺展开来,学习作业类APP也应运而生。目前该类型的软件使用人群不断扩大,一方面老师利用这些软件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上面的习题;另一方面部分家长也希望通过此来软件来促进孩子养成学习习惯,提高成绩。
从艾瑞咨询的调查数据来看,2018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关口,高达3480亿元,这块大蛋糕里,学习作业类APP占比不少,但是其创造收益的方式很可能与促进孩子们的成长相悖。
近年来,相关负面事件层出不穷:
2017年8月爆出小猿搜题、作业帮出现“涉黄事件”之争;
2017年11月央视新闻调查小学生的学习类APP,部分既能玩游戏还能充值;
2018年10月再次爆出部分学习类APP出现大量不雅、性暗示内容。
此类事件频发,并且受害的多为中小学生及其家长。据《在线教育行业市场分析报告》预测,到2019年,我国中小学生在线教育用户将达到8000万人。在抢夺广阔市场的背后这些学习类APP到底存在哪些乱象呢?
多种乱象藏身于题库背后
第一种,嵌入游戏。
这种在学习类APP里嵌入游戏的做法并不罕见,大部分放在课程之外的版块,比如“课间”、“逛一逛”等。更有甚者,直接放在作业完成后的指示页面,如此强势的引导的确让在学习时间的孩子们注意力被转移。
重庆市民林女士最近就遇见了这种情况,儿子佳佳每天都需要使用一款学习APP完成作业,但是最近效率变慢,仔细检查后才发现该款APP中嵌入了很多游戏,并且儿子佳佳的游戏等级已经排名第一……
很明显,这样的举措让孩子们留存在该软件上的时间和精力更多,甚至还有部分直接通过售卖“金币”或其他充值方式来获得收益。与此同时,在游戏的外表下必定是需要一些“障眼法”来伪装。
① 挂羊头卖狗肉。在学习软件里的“成长世界”本该是拓展知识的入口,却变成进入游戏世界的大门,甚至还有很多任务都需要开通产品完成,学生极易损失财力和精力。 比如佳佳所使用的这款APP,部分任务需要购买产品才能完成,指定产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配音等,开通基础语文365天需要300元。而佳佳使用过程中已经投入两百多元。
购买指定产品
② 不同身份不同版本。有些APP以老师身份注册和学生身份注册出来的功能结构略有不同。比如上述的佳佳所使用的APP,下载之后发现老师端和学生端注册成功之后的引导都大为不同。
老师端注册成功
老师端注册成功之后并无异常,但是学生端注册成功之后就出现了明显的“成长世界”入口,里面是类似开心农场的游戏页面,可以养植物、动物,还可以选派宠物与其他用户竞技。
学生端注册成功
第二种,追星刷榜。
近年来,新潮的中小学生都拥有自己的爱豆。现在不光音乐软件、电视剧播放来刷榜,学习APP里出现爱豆的排名,当然也是义不容辞要刷上去。
瞧这,不仅有周榜还有月榜,《打榜指南》,粉丝可以用过支持和评论、完成任务等方式来为明星增加战斗值。追星本身就是一件需要付出巨大热情和精力而自己乐在其中难以自拔的事情,对于孩子们来说,在学习时间看到这些消息注意力十分容易被打散、转移。换个角度,如果说是利用明星打榜来鼓励学生完成学习任务,那这个激励机制是否有些讽刺呢?
第三种,涉黄等暗示性信息。
多数学习类APP惊现“黄段子”
不仅APP内有相关的讨论区,在关联的公众号上文章也尺度不小。爆出的文章标题大多是这样的:“私底下的你们原来是这样的人”、“你做过最污的一件事是什么?”
谈及阅读数据时,该运营者称:“一般有点污的早恋、反抗学校、心理测试类的阅读数比考试、作业、老师和校园话题阅读数高,正儿八经知识阅读数最低。” 而这个粉丝量在115万左右的公众号,其中75%的用户是小学五年级到初二的学生,这样极具引导性和暗示性的文章对于这么庞大的学生受众带来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青少年正处于性刺激信息的敏感时期,带有性暗示成分的信息容易让他们对于异性的审美、自我性别的认知出现偏差。尤其部分性暗示信息将男女关系放在第一位,把文化审美、道德、责任等全部“性化”,这对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也非常不利。
而游戏与追星是最容易使人上瘾和沉溺的事物,对于孩子们来说,主要任务是学习和健康的塑造三观。对于游戏和追星等娱乐事物本该在引导和节制的情况下进行,但是如今学习APP都存在这种强烈的反向引导,十分容易使其沉溺其中,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
娱乐至死,能不能放过孩子们?
为了方便学生学习的APP加入上述的各种无关甚至负面信息后,可能就失去了其创造出来的初心。对于家长而言,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家的希望;而对于我们的国家来说,青少年的进步发展,变成了全民族的希望。 当然,每个时代都有其完美和不足。远在曾经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也有“老虎机”在诱惑着孩子们。我们原本想要铸造一个完美的教育环境,但遗憾的是这个世界上暂时无法创造完美环境。对于线上学习的方式,其学习的方便性、延展性、时效性都对现代教育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
上述的情况对于孩子们的负面影响有些是本可以避免的。除了各平台本身缺乏健康的产品观念之外,在很多环节我们做的仍然不够:
或许,相关审核部门应当多些监管与惩戒制度建设;
或许,老师在选择APP给学生使用时应当多加甄别,在有资源条件的基础上尝试自建有针对性的线上学习平台,减少风险;
或许家长多些观察和检查,日常与孩子多些交流与引导
或许……
的确,如今消费主义、娱乐主义发展迅速,我们沉溺于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美好与焦虑中。大家想要的更多,被大环境逼着必须往前走的更快,于是APP粘性要更大、用户群要更广、注册数要更多、活跃度要更高、变现要更快……
但是这次,这次能不能先守住教育的底线,至少给孩子们保留一片蓝天。
本文转自公众号[ 极验 ],原创作者:starry,点击查看原文
参考来源:1.《学习类App乱象调查:含86款游戏 微信端各种“污”》——新浪科技